<EIGRP封包>
使用可靠傳輸通訊協定(RTP)
單播傳送(unicast)
群播傳送(multicast):
群播位址224.0.0.10
Hello封包
定期送出,用於偵測或維繫EIGRP鄰居
建立鄰居表(neighbor table)
間隔時間(Interval time):
週期送出Hello封包時間
保留時間(Hold Time):
當保留時間截止後未收到鄰居Hello封包,則宣告該鄰居路由故障
保留時間為間格時間的3倍
兩台路由器Hello間格時間不一致,不影響EIGRP鄰居建立,但OSPF會影響
更新封包(update):
將路由資訊傳送給鄰居
不是定期送出,必要時才送
不將路由表整個送出,只送需要的路由資訊給需要該資訊的路由器
有多台路由器須更新封包時,使用多點傳送
只有一台路由器須更新封包時,使用單點傳送
查詢和回覆封包(QUERY & REPLY):
-對某個遠端網路不知道,發送QUERY給鄰居,鄰居若知道則使用REPLY,若不知則繼續向其鄰居發送REPLY
-QUERY可使用多點或單點傳送
-REPLY皆以單點傳送
SIA(Stuck in active):
一直傳送QUERY,找不到遠端網路,解決此現象-CCNP
確認封包(ACK):
使用可靠傳輸發送時使用的確認封包
收到鄰居的update.QUERY.REPLY封包,須回一個ACK作為收到確認
Hello封包不須ACK
設定console同步:
使debug訊息不中斷指令
(config)#line console 0
(config-line)#logging synchronous
<EIGRP成本(Metric)計算方式>
四種參數計算成本
頻寬(Bandwidth):
使用網路介面的參考頻寬,不是實際頻寬
來源端到目的端中,所有路由器的"出口網路介面"上最小參考頻寬值
單位為kilobits
使用頻寬需轉換:10^7/參考頻寬
延遲(Delay):
來源端到目的端中,加總所有路由器的"出口網路介面"上參考延遲的值
單位為microsecond(usec),計算以10microsecond為一單位
使用延遲:加總延遲/10
可靠度(Reliablity):
來源端到目的端中最差的可靠度
使用keepalive封包計算
負載(Load):
來源端到目的端中傳送封包的負載度
計算公式:
256*([K1*bandwidth]+[K2*bandwidth]/[256-
Load]+K3*Delay)*(K5/[Reliability+K4])
預設K1=1.K2=0.K3=1.K4=0.K5=0
預設的EIGRP計算公式:
256*(bandwidth+delay)
更改介面s0/0/0的參考頻寬:
(config)#int s0/0/0
(config-if)#bandwidth x(s0/0/0預設為1544K)
<DUAL擴算更新演算法>
EIGRP核心演算法
計算無迴圈路徑和備用路徑的方法
有時稱增強型的距離向量(enhance distance vector)
EIGRP運作流程:
1.使用Hello封包建立鄰居表(neighbor table),從各個鄰居接收遠端網路資訊
2.使用DUAL演算法計算無迴圈路徑和備用路徑並存於拓樸表(topology table)
3.從拓樸表選擇最佳路徑記錄在路由表
<DUAL名詞>
後繼路由器(successor):
路由器中主要路徑的下一台路由器稱successor
主要成本(FD):
最小路徑成本
會被選為主要路徑紀錄至路由表中
通告成本(AD):
Advertisement Distance又稱報告成本(report distance)
路由器的EIGRP鄰居路由器到目的網路的主要成本
可行條件(FC):
選擇符合資格的路徑當作備援路徑
備援路徑會被記錄至拓樸表中
可行條件=主要路徑成本>通告成本
備援後繼路由器(FS):
為備援路徑中的下一個路由器
留言列表